過去C肝患者僅能將器官移植給其他C肝患者,但台大醫院近年以口服新藥治癒多名因換心感染C肝的患者,顯示C肝器官可先救命、再治療,可望改寫世界器官捐贈指引。台大醫院內科部暨肝炎研究中心主治醫師劉振驊今天在記者會指出,台灣接受心臟移植病患中,約有7%至18%會罹患慢性C型肝炎,可能是原本就有C肝,也可能是移植、輸血等原因導致感染。

Dr.Cink

劉振驊說,過去C肝只能使用干擾素或合併雷巴威林治療,透過提升人體免疫力,達到清除病毒的目的,但每個人體質不同,若免疫力本來就差、治療效果恐打折,也會增加器官排斥、心律不整、冠狀動脈缺血等風險,存活率偏低。

心臟移植專家、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陳益祥表示,正因C肝治療不易,過去觀念中認為,把C肝患者器官移植到無C肝者身上,是不道德的行為。因此全球器官移植指引建議,C肝患者的器官最好只捐給C肝患者。

「先救命、再治病」台大醫療團隊2015年起嘗試以可直接殺死病毒的C肝口服新藥,治療12名因心臟移植感染C肝的患者,12週療程後全數治癒。研究成果顯示,即便是移植的器官已感染C肝,仍可利用先進的藥物完全根治疾病,已顛覆傳統的器官移植觀念,可望改寫世界器官捐贈指引。

Dr.Cink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yh57hb1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