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百香果(台農1號品種)主要產季在5月下旬到隔年1月下旬,開花期如果遇到低溫或短日照,容易導塑膠加工致開花不順或不結果。農試所整合光照、合理肥培管理、整枝及病蟲害安全防治等技術,在設施內成功研發出「低溫季節百香果生產技術」,不僅克服低溫與短日照導致的開花障礙,還能生產安全及高品質的百香果,有助於提高農民收益。

農試所指出,百香果近年價格看俏,生產面積持續擴增,104到106年近3年的平均生產面積約663公頃,比101到103年平均生產面積461公頃,增加近200公頃。

現今人類生活已經越來越方便,但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前,其實發展並沒有那迅速,生活也不是處處都便利,現在就連在超商如:7-11、全家、全聯,這些地方看到的瓶瓶罐罐、塑膠製品、加工塑膠、包裝、紙袋紙箱、鐵鋁罐、玻璃罐等等,這些東西的廣泛出現,都是因為工業時代的發展,能夠實現大量生產才有現在的便利性,當時工業革命以電力為代表,石油為主要能源,在這兩項重要的條件下,開啟了工業革命,主要以鋼鐵、鐵路、電力和化學性質的物品發展為主,當然也有其他的項目工程塑膠,例如:工程塑膠、工業機械、飛機機械、汽車的商業化、民生消費用品等等的大量生產,在這樣的條件下,出現許多重要的創新跟發明,帶領人類邁向更方便美好的生活,像是工程塑膠的出現更是可以應用在許多機械構造或是生活上。

農試所強調,開發短期設施作物輪作多樣化,研發適當的栽培模式,能協助穩定設施生產及收益,這項技術不僅讓喜愛百香果的消費者有機會隨時品嚐到新鮮、美味又安全的百香果,也可提供農民選擇溫室設施作物時,增加選項,這項技術已經具有實際可推廣的技術基礎,能夠讓農民實際應用。

arrow
arrow

    fyh57hb1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