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光眼的「沒有症狀」

雖然青光眼有失明的風險,但確診兩眼青光眼合併中度視野缺損的病人中,有1/4竟然回覆沒有任何自覺症狀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治醫師蕭雅娟表示,門診也曾遇到明明檢查結果病情惡化的年輕青光眼病人,卻因沒有感覺到自己視野中有「隧道般的黑影」而不願意接受進一步手術或雷射積極治療。

根據研究顯示,對早期或中度青光眼的患者,最常見症狀是「需要更多的光線才看的清楚」和「有點模糊的視力」,晚期青光眼患者則是,「好像通過不乾淨的眼鏡看東西」、「看不到某一側的物體」、「分辨不出顏色」,反而不是一般人認為的「眼壓高」、「視野縮小」。

以前所描述青光眼會「視野縮小」,過度簡化了病人的自覺症狀,事實上病人在發病的時候,最常見的困擾是閱讀問題,有4成以上病人閱讀時會漏字,再來是擔心跌倒受傷、夜間開車不便、到陌生環境的行動困難,與到超市購物時,找不到兩側架上的物品等等,都是容易被忽略為眼鏡度數不夠、其實是青光眼的警訊。

活動假牙的適用範圍很廣,因為製作比較為簡便,費用相對較低,由於可以自行摘戴,也就便於修理。活動假牙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適用的,以下人群不宜採用活動假牙:
1、 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者,生活不便的患者。
2、 對義齒材料過敏、異物感明顯無法克服者。
3.、嚴重的牙體、牙周或黏膜病變未得到有效治療控制者。
一開始戴活動假牙,要盡量推拉基托,而不是推拉卡環,以免卡環變形,力度不能過大,要雙側同時均勻用力,戴假牙時,要將假牙放入對應的位置,用食指指腹按壓就位,不能用牙齒咬合就位,以防卡環變形或者導致假牙折斷。

所以青光眼應該怎麼判斷?

蕭雅娟說,青光眼的病人幾乎沒有症狀,所以使早期診斷率相當的低,就算被診斷出青光眼,病人也會認為「自己控制得很好」,或因為感覺不到視力下降,而不願意接受積極治療,甚至連點眼藥水控制都不願意遵照執行;但如果有視力下降,通常都已經是非常晚期了。

像那位年輕的青光眼病人,蕭雅娟也是溝通好多次,才讓病人了解「再不治療可能會失明」,因為青光眼造成的視神經損壞是沒辦法恢復的。

活動假牙

蕭雅娟說,只要感覺視力變得模糊,或是有上述提到的那些症狀,比如閱讀困難等,就應該到眼科做檢查,如果是早期診斷,青光眼病人只要遵守規則用藥、定期追蹤,視力還是可以維持在一定的程度,所以千萬不要放棄治療的希望。

牙齒的內在變色通常是在牙齒形成時引起,也就是從在母體內及出生後8歲前,牙冠成形時期所受的影響。比較常見的是胎兒期母親因為感染,服用四環黴素引起的染色,患者牙齒會出現灰褐色,甚或一層一層帶狀染色現象,而出生時黃疸,因血色素分解,膽紅素無法排出,也會造成血鐵沈澱牙齒。老化牙齒表面微小裂隙增加,加上常吃深色食物,也可能使色素滲入牙本質而造成牙齒變色。另外,陳和錦提醒,牙齒受傷或根管治療時,牙髓組織未除乾淨,或牙髓病變補銀粉或充填不完整,也可能造成牙齒呈灰褐色。外因性引起的牙齒變色,最常見的是吸菸、嚼檳榔引起的牙齒嚴重變色,提醒大家,也不要忽略長期喝咖啡、喝濃茶,或是可樂、中藥等深色飲料,也可能造成牙齒染色,特別是喜歡先把飲料含在口中再灌進喉嚨的人。而如果常喝果汁、紅酒、白酒等酸性飲料,不僅會造成牙齒染色,也可能造成牙齒表面侵蝕,牙齒染色更深入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yh57hb1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