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氣轉熱,腸病毒疫情開始蠢蠢欲動,尤其容易導致孩童併發重症、死亡率較高的腸病毒71型,已有6年未流行。疾病管制署今年嚴陣以待,特別請來小朋友喜愛的卡通偶像「巧虎」,拍攝洗手防治宣導動畫,牢記5個重要洗手的時機。

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,腸病毒健保門急診就診5,937人次,雖然疫情還沒達到流行警戒的1.1萬人次,但已連續4週上升,增幅約15至18%左右,預估6月中將進入流行期。且近期社區觀察,有腸病毒71型的零星個案,潛在的威脅不容輕忽。

活動假牙

為宣導手部衛生與腸病毒防治方法,疾管署今(14)天在大安森林公園站陽光大廳,舉辦「棒打病毒常洗手 我是小小洗手王」宣導活動,由小朋友們最喜愛的卡通偶像「巧虎」,拍腸病毒防治宣導動畫,透過活潑有趣的內容,傳遞正確洗手觀念,共同打擊腸病毒。

我想分享一下我開始配戴活動假牙的實際感受,活動假牙一開始戴入口腔,口水會變很多,發音也變很奇怪,嘴巴的異物感,常常會有噁心的感覺,過一段時間去適應,還有跟牙科醫生持續修改,不舒服的感覺就會好一些,如果一開始戴活動假牙會有疼痛感,就要趕快回診,到醫院之前最好要先戴著至少2小時以上,這樣醫生比較好檢查分析疼痛的原因。一開始戴活動假牙吃東西的時候,要盡量吃軟食、少量就好,慢慢咀嚼,等比較適應才能吃一般便當的菜色,但還是不建議吃太硬的食物,例如我有一次吃炸雞,一咬下去那個外皮我痛到流眼淚,瞬間整個口腔像是被拳頭打到一樣。活動假牙還有很重要的,也是很多人會忘記的就是睡覺前一定要取出活動假牙,做好清潔,我奶奶之前就不小心把三顆活動假牙,吞進去,好險最後有拉出來。

疾管署長周志浩提醒大小朋友,牢記5個重要洗手時機,吃東西前、和小寶寶玩耍前、上廁所後、擤鼻涕後及看病前後,都要用肥皂洗手,尤其大拇指、指縫和手背等地方,更要澈底清潔。

腸病毒主要傳染途徑為透過唾液、噴嚏、咳嗽及糞便、受汙染的食物和水等感染。最有效的預防方法,為正確洗手與咳嗽時應以手帕或衛生紙掩口鼻等咳嗽禮節,減少出入擁擠的公共場所,並落實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。

民眾如發現家中幼兒出現肢體無力麻痺,或有嗜睡、意識不清、活力不佳、手腳無力、肌躍型抽搐(無故驚嚇或全身肌肉突然收縮)、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,應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。

牙齒的內在變色通常是在牙齒形成時引起,也就是從在母體內及出生後8歲前,牙冠成形時期所受的影響。比較常見的是胎兒期母親因為感染,服用四環黴素引起的染色,患者牙齒會出現灰褐色,甚或一層一層帶狀染色現象,而出生時黃疸,因血色素分解,膽紅素無法排出,也會造成血鐵沈澱牙齒。老化牙齒表面微小裂隙增加,加上常吃深色食物,也可能使色素滲入牙本質而造成牙齒變色。另外,陳和錦提醒,牙齒受傷或根管治療時,牙髓組織未除乾淨,或牙髓病變補銀粉或充填不完整,也可能造成牙齒呈灰褐色。外因性引起的牙齒變色,最常見的是吸菸、嚼檳榔引起的牙齒嚴重變色,提醒大家,也不要忽略長期喝咖啡、喝濃茶,或是可樂、中藥等深色飲料,也可能造成牙齒染色,特別是喜歡先把飲料含在口中再灌進喉嚨的人。而如果常喝果汁、紅酒、白酒等酸性飲料,不僅會造成牙齒染色,也可能造成牙齒表面侵蝕,牙齒染色更深入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yh57hb1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